卡達,不再只是綠洲暴發戶
- Benjamin Yang
- 2014年11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說到卡達這個國家,你會想到什麼?
一個因產油而致富的伊斯蘭國家?(或者連聽都沒聽過?)
事實上,卡達可以說是中東伊斯蘭國家中,最“西化”,“男女平權”做得最好的國家。卡達女性受教育程度非常的高(這點我們下面會提到),女生可以可以開車、法律甚至授與她們任意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的權利(不過,實際上大家還是多多少少會把頭髮包一包)。而卡達當初也確實是因為產油才瞬間從一個小小的漁村,搖身一變成為滿街富翁的富有國家。但再從富有國家變成國際型大都市的這個過程,可就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了!
話說,卡達其實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直到1971年才脫離英國統治,正式獨立)政治上是個絕對君主制的酋長國,全面禁止任何政黨活動,一切都是他們的"Emir",也就是“酋長”說了算。但我也不得不說,他們的酋長真的很會領導國家!
怎麼說呢?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即使挖到了石油,國內也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卡達政府卻也很清楚:“他們不能只靠這些吃飯”。為了讓卡達從一個“純粹很富有的國家”變成一個“國際型的大都市”,卡達政府把很多的金錢、精力都花在了“教育”上。他們讓所有國內的小朋友,不論男女,都能免費從幼稚園一路念到大學。甚至,在高等教育的部分,他們還在首都多哈設立了一個約14平方公里大的“多哈教育城”,類似美國的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以各式各樣的手法和吸引人的政策,吸引了像是康乃爾大學(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ige Mellon University)、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HEC)等國際名校到這個教育城設立分校,讓卡達學生可以在不用到國外的情況下,接受世界頂尖的高等教育。
雖然卡達算是中東伊斯蘭世界當中,最開放、最西化的一個國家,但他們仍然很致力于保留他們的傳統文化。他們希望能打造一個像日本那樣,可以“傳統”與“國際化”並存的一個國家。所以,他們還是一樣會做禮拜,甚至在教育城裡的每所大學都會有專門讓學生做禮拜的教室(雖然聽說很多學生把這當作翹課的藉口...)近幾年也舉辦了很多“傳統文化藝術節”之類的展覽、表演和推廣,證明伊斯蘭的傳統文化是能夠和西方世界的文化和平共存的!
那台灣呢?台灣地理位置比卡達好,好太多了,但我們卻沒有辦法像他們一樣,用“腦袋”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存在,讓世界不敢欺負你,甚至對你刮目相看。
我們需要的不是選舉旗海、不是宣傳花車、不是造勢晚會,是能夠看清台灣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的政治人物。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等到這個政治人物的出現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