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G50 Special--新加坡真的是個"Smart Nation"嗎?

  • 作家相片: Benjamin Yang
    Benjamin Yang
  • 2015年8月25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1965/8/9,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帶著遺憾的心情,宣布新加坡獨立。街上絲毫沒有一般「獨立」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單調、毫無生氣的氣氛。

半個世紀後,當年那個被迫獨立的小國,已經成為一個真正「全球化」的都市,更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在全國人民超過75%為華人、過去又曾受過英國殖民的情況下,姑且不論特別的腔調,新加坡人精通21世紀最重要的兩種語言:英文和華文。

「這是一個屬於亞洲的世紀,而新加坡就是它的首都。」

先簡單介紹一下新加坡。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雇員Stanford Raffles在1819年來到了這座小島,並在1824年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到了1942年,二戰期間,日本佔領此地,並將其改名為「昭南島」(昭和年間所得到的南方島嶼)。日本戰敗後,英國重新開始管轄新加坡,並在59年給予他們自治邦的地位,由李光耀擔任總理。1963年,在經過新加坡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公投之後,他們與馬來西亞、北婆羅洲(現在的沙巴)一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但隨後因李光耀與馬來西亞意見始終不和,新加坡最後在65年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被迫獨立。

在獨立之後,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People’s Action Party,簡稱PAP)持續宰制新加坡政治,現任總理李顯龍正是李光耀的兒子。在中共還在搞文革時,李光耀便開始推動「雙語運動」,讓每一個受新加坡教育的學生都起碼具備華文和英文的能力 ; 他在新加坡推動「嚴刑峻法」,讓此地成為全亞洲治安最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 在他和繼任者吳作棟、李顯龍的帶領下,新加坡也積極申辦多項國際賽事,包括10年的國際青年奧運和自08年起的F1新加坡夜站 ; 新加坡也迅速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觀光地區之一。 2015/8/9,是新加坡建國的50週年。除了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之外,1845就創刊的當地媒體The Strait Times還特別辦了新加坡獨立50週年特展,記錄這個島國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展這些東西一點都不奇怪,我今天要講的是這個展覽裡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叫做#BuildYourSG2065。沒錯!他們已經在想50年後的事了!

在這個計劃中,他們向所有的新加坡公民,徵求他們各自對於50年後自己國家的想像和期許。這其中包括發電方式、市容、交通運輸、健康等等,涵蓋範圍很廣。

暫且不論他們徵到了多少作品、展出多少、內容又如何,我覺得光是有這個想法就很了不起了!先別說新加坡了,我們能想像50年後的台灣嗎?我們連10年後是什麼樣子都沒有什麼想法吧?看到這個展覽我很震驚,也打從心底佩服這個計劃。新加坡也不過就這麼大,但每隔個3到5年就會有一些新的建設、新的計劃,永遠都帶給大家新的驚喜。雖然他們自己這麼說有點不要臉,但就真的如同新加坡政府在8/3出版的 <時代雜誌> (TIME)裡所刊的廣告所說的”Smart is a nation that sparks countless possibilities”。就這點來看,新加坡確實是個”Smart Nation”。

不過要成為一個”Smart Nation”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新加坡的代價就是「新聞自由度」和「有名無實的民主」。根據「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的調查,2015年,新加坡的新聞自由度在全球180個國家(包含台灣!)中,排名第153名。李光耀,這位在今年3月以91歲之齡逝世的前首相,在86年的國慶上曾說道,他不認為新加坡能在政府沒有干預人民生活的情況下,創造如今的經濟奇蹟。「我們決定你的鄰居、你怎麼生活、你製造什麼噪音、你是否吐口水、你用什麼語言…」李光耀說,「我們決定什麼是對的。」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個東西叫作”Speakers’ Corner”~「演說者角落」。這個小角落位於新加坡扭車水(Chinatown)一座仿效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建成的「芳林公園」(Hong Lim Park)內。你可不要小看它喔,因為這可是全新加坡唯一一個可以「合法」抗議示威的地方。雖說是抗議示威,但其實要在這裡面講話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除了事前要先跟政府申請之外,你在講話的時候會有很多警務人員「旁聽」,開放時間是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語言限用新加坡官方語言(英文、華文、馬來文、坦米爾文)、內容不可涉及宗教迫害、種族主義等等。而且,在今年3月李光耀逝世後,新加坡內政部也宣布無限期關閉此地。換言之,目前新加坡完完全全沒有一個可以「合法」抗議示威的地方……

今年三月,有位16歲的新加坡青年因為在網路上批評已故總理李光耀是個「極權者」、「獨裁者」,直言李「權力欲強」、「惡毒」,卻想讓人認為他充滿慈愛。這段影片公佈之後,經過當地網友報案,被星國政府逮捕、拘禁50天,最後在7月將他有罪釋放。期間也曾被法官以「可能患有自閉症」為由,強致送往精神病院,「進行評估」。

針對此事,總理李顯龍在接受TIME訪問時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言論自由。但這個自由從來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你可以不喜歡政府的政策,但你不可以隨意毀謗任何人,說他是『罪犯』。如果總理真的犯了罪,那他就應該被關。但事實是他並沒有,而你卻這麼說了,那最好的做法當然就是在法庭上釐清了。」

當然,新加坡還有另一個大問題,是找不到本地和外來人口之間的平衡。新加坡身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自然有很多外商在這裡設有辦公室貨是工廠,外來的員工當然也有一定的數量。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當然是能帶動經濟成長、增加國際能見度,也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壞的呢?根據一項人力資源調查,新加坡籍的員工,是全亞太地區最不開心、工作最不愉快的。他們的薪資不平等在全球已開發地區中僅稍稍優於香港而已。這也在上次的大選(2011)年終顯現出來,執政的人民最大黨「僅僅」獲得約莫60%的選票,為該黨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表現。而下一次的選舉將于今年年底舉行,確切時間新加坡政府尚未宣布。

所以,話說回來,新加坡到底算不算一個”Smart Nation”?筆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幾乎沒有民主、沒有言論自由、學生課業壓力大、出社會後工作壓力更大。但是,重要的是,他們始終認得清自己在國際上的定位。李光耀父子或許獨裁、甚至極權,但至少他們確實是把新加坡帶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小」絕對不是「不進步」的藉口和理由。新加坡就是因為小,就是因為不受重視(我是說剛建國的時候啦),所以更要進步、更要加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逼得大家不得不重視你。筆者一直以來最討厭聽到的話就是「台灣太小了,我們能怎麼辦?」。對,我們很小,小到部分地圖上還找不到,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站不上國際舞台,就沒有發光發熱的一天吧?新加坡小不小?新加坡比你更小!所以一個國家進不進步的決定性關鍵絕對從來不是領土大小,只是領導者有沒有決心跟智慧而已。

李光耀知道新加坡很小,但也知道他的地理位置不錯。所以他讓這個昔日被稱作「東方直布羅陀」的小島,繼續發展成亞洲的經貿中心。由國家主導,讓外商直接投資,在境內包括裕廊工業區(Jurong Industrial Park)等地設廠、在市區設辦公室,最後成就了東南亞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鄧小平的經濟特區就是參考新加坡的喔)

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機場固然重要,樟宜機場啟用至今超過20幾年,卻仍是全球最舒適的機場之一。4個航廈、直達超過60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為新加坡創造超過13000個工作機會。

如果這還不算Smart Nation,那什麼才算Smart Nation?

 
 
 

Commentaires


Featured Review
Tag Cloud
留言板板

© 2015 by Chutzpah.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