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國會改選,齊普拉斯「意外」大勝
- Benjamin Yang
- 2015年9月2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前」希臘首相、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和他的左派政黨Syriza在週日(9/20)的國會改選中,「意外地」又成為國會最大黨,將與希臘人獨立黨(the Independent Greeks)共組聯合政府。齊普拉斯一年內第二度成為首相。
在短短的九個月裡,希臘人第三度走進投票所,今天又再度給了齊普拉斯一次機會。
今年1月,齊普拉斯意氣風發的首度成為希臘總理。他被視為是歐洲左派政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上任也被認為將會「改變歐洲政治版圖」。然而,在一連串與歐盟、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債權人協商之後,原本反撙節政策的齊普拉斯,最後仍為了留在歐元區,不得不低下頭,接受了第三次的紓困政策。他也在上任七個月之後便辭職下台,迫使國會提前改選。
而在上週末的改選當中,Syriza獲得了約35%的選票,而他們的主要競爭者、保守派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則只有28%。
儘管贏得比想像中輕鬆,但多數希臘民眾似乎已對政治失去信心,投票率僅有55%,相較于一月的63%是有一大短差距。
而齊普拉斯也在勝選感言中提到,這次「會將四年任期做滿」,帶領希臘重返榮耀。「前方還有很多困境等着我們解決,但我們也站在穩固的基礎上,我們也知道該踏出那一步。我們有前景,要從危機中復甦,不像變魔術那麼容易,但只要全力以赴,我相信一定可以辦到。」
不過,在第二次上任之後,齊普拉斯所面對的難題,恐怕比第一次還棘手。
首先,已經答應第三次撙節方案的他,未來任期中等於已被這800多億現金束縛著。而他也勢必要提出讓國際債權人滿意的各項改革措施,包括IMF之前所要求的削減退休金、增稅、減少政府開支到國營事業私有化...等等。
再來,位處地中海「第一線」國家,大量從北非和中東湧入的難民將使得希臘原本就已經很不穩定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觀光業必定也將受到影響。而究竟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考驗著齊普拉斯的智慧和其領導能力。
原文報導: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