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後最關鍵,巴黎COP21明天登場
- Benjamin Yang
- 2015年11月2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第二十一屆全球氣候變遷大會(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COP21)將在本月30日於法國首都巴黎登場。
這場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rimir Putin)、南韓總統朴槿惠、印度總理莫迪(Narendi Modi)等150國國家元首及首長都將出席的峰會被視為是自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之後最重要、最據法律效力、最足以改變現狀的會議。
於1997年所簽訂的「京都議定書」原本在2012年便已到期。但由於各國領導者無法在2009年的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氣候會議(COP15)中取得共識--當時歐巴馬才剛上任,對於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尚不明確、也不成熟; 歐盟內部也的談判也都無法取得共識----最後才在2012年於卡達召開的COP18中決定把「京都議定書」的效期延長至2020年。
但京都議定書僅針對有簽署「附件一」的國家之「碳排總量」有所限制 ---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美國、印度等都不在這份被規範的名單內,再加上京都議定書的內容部分也已不合時宜,今年在巴黎所舉行的COP21變得至關重要,這些國家領導人們必須產生出一份真正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才能在2020年銜接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而在這份協議當中,目前外界預測的重點有以下幾項:
---限制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在2°C (以內)
(地球最近一次整體平均氣溫上升保持在2°C的時期已經是1850-1899的事了,不少科學家警告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氣候系統將會有太多無法預測的潛在危險......而我們已經快到中途了)
---「國家自主減碳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INDC)
(各國必須表明自己願意主動為減少碳排貢獻多少,簡言之就是「減碳計劃書」)
---「氣候資金」
(這絕對是要改善氣候變遷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不少已開發國家政府在哥本哈根會議時曾經表明願意一年出資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直到2020年。但目前氣候資金整體的金源仍不穩定,開發中國家認為這是已開發國家該負的「責任」; 但有不少已開發國家的政府又認為氣候變遷是私人企業所造成的,應由這些企業提供資金---總言之,這個問題目前無解)
而在一周前才遭遇恐怖攻擊的主辦國法國自然對本次大會的維安格外重視,入法的邊境審查也變得更加嚴格,目前已有將近1000人遭拒絕入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