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毛治國:是時候讓台灣加入TPP了

  • 作家相片: Benjamin Yang
    Benjamin Yang
  • 2015年12月3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本文為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毛治國親筆撰寫、在12月21日發佈於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上的文章。

由美國所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於十月完成談判,預計將對整體亞太經濟整合帶來重大的影響。更緊密的經濟、貿易關係將有利於區域和平、穩定的發展,而亞太地區的和平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目前從加拿大到新加坡,共有11個國家已達成協定,大家也都為了促進更開放的國際商務共同努力著。而在區域供應鏈當中角色吃重的台灣,也不應該再被排出在外了。

台灣是美國在此區(指亞太區)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夥伴之一。這兩個國家(編:你沒看錯!毛治國原文寫的是'the two countries'喔!')共享民主、自由及人權價值,而台灣同時也是美國第十大的貿易夥伴。在過去這些年來,台灣一直與美國並肩合作、一同面對國際間激烈的競爭環境--台灣已經證明了自己在國際供應鏈中扮演要角的能力。

在過去這十年當中,台灣與其他亞太區國家的貿易額增加了三倍。今年,台灣與12個TPP成員國的貿易總額更是達到了2000億美元($200 billion)。身為世界第27大經濟體,台灣在技術上、國際投資上皆有所貢獻,台灣和國際品牌、TPP會員國之間亦建立了長期同盟關係(long-term alliances)。另外,各個TPP會員國對於台灣而言也都是海外投資的地點; 價值將近3000億美元的台灣進口市場對各TPP會員國的出口也是極為重要的。台灣若被排除在此貿易協議(指TPP)以外,對於整體亞太供應鏈恐有負面影響。

台灣加入TPP也將能加強與美國之間的產業合作。在2014年,雙方貿易總額共674億美元。而根據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最近公布的報告,該年美國對台出口的貨品及服務總共提供了美國人22萬個工作機會。在亞太區的貿易和供應鏈上大量參與的台灣將得以透過整合區域供應鏈,更進一步地鞏固與美國製造業的合作關係。而在台灣高達75%的出口是由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和半成品組成的情況下,台灣加入TPP協議的行列便將能在美國開放更多的市場、促進雙方更有效率、更有彈性的生產,也促進雙方的競爭力。

而台灣同時也提供產業夥伴們獨一無二的優勢。就地理上而言,台灣位於亞太經濟的心臟地帶,使得它(指台灣)有能力成為全亞洲的交通和區域物流中心,讓資源及市場間的通路更有效率。目前台灣是全球第二大硬底資訊製造者,其半導體鑄造和半導體封裝測試業都排名世界第一,IC設計和DRAM工業也都排在世界第二。加上一個正茁壯成長的R&D (Research and Developement, 研究開發)部門,台灣也有全球最強的工業群集。本土企業也絕對擁有足夠的經驗、夠敏銳的觀察力以加速亞太區商業化、並加大產量規模。跨國企業也將會發現台灣就是那個亞太區策略聯盟的中心。

自從2009年以來,為了打造一個更友善的企業環境,並鼓勵海外企業投資,台灣政府已降低了所得稅、簡化了企業申請的程序、也打開了台灣與中國大陸投資的大門,包括簽署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根據商業環境風險智庫(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今年所做的報告,台灣投資環境是全球第五名,僅落後給新加坡、瑞士、德國及挪威。而瑞士的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的2015競爭力年鑑(2015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也將台灣的整體競爭力排在第十一名、政府效率第九名---這當然也是一個對台灣政府高效率的肯定。

近期台灣已經加速參與TPP各項準備工作。為了達成參與TPP的全面共識 ,已蒐集產業與各界的回應,政府依據TPP文本,正在處理台灣經貿與新規格的不同之處,另外也成立了專案小組負責跨部會協調。

我再度呼籲美方支持台灣的參與。台灣的參與不只對雙方都有利,也將幫助達成區域的和平發展,而這也是我們都想看到的。

毛治文院長投書原文:

Comentarios


Featured Review
Tag Cloud
留言板板

© 2015 by Chutzpah.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