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美國政治新聞總整理
- Benjamin Yang
- 2016年1月12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1. 希拉蕊提議增課4%富人附加稅
日前曾承諾不會像年收不到25萬美元的人增稅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本週提議佔總繳稅人口0.02%、年收入超過500萬美金的「富豪」課徵4%的「附加稅」。此政策若真能執行,根據希拉蕊競選團隊的說法,在未來10年將能為國庫增加逾1500億美元的稅收。
希拉蕊表示,「這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竟被允許玩一套與努力工作的老百姓不同的遊戲規則。」她的幕僚也說,「開徵附加稅是確保富人的有效稅率能低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做法。」
這套名為「公平分攤附加稅」的計畫若能實行,其實就會是希拉蕊所支持的「巴菲特條款」(Buffet Rule)很好的例子。這個以「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為名的條款,在2011年時由歐巴馬政府提出,使年收百萬以上的富人繳交至少30%的稅率。
2. 2016首場共和黨辯論,費奧麗娜、保羅將被「放逐」
新年度的首場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辯論會將在美國時間本週四正式登場,主辦單位福斯財經台(Fox Business)近日宣佈,前惠普(HP)董事長兼執行長費奧麗娜(Carly Fiorina)和現任肯塔基州參議員保羅(Rand Paul)因未能達到民調門檻,將不會在「黃金時段」的辯論會中登場。
福斯財經在上個月為了減少在黃金時段辯論會台上的人數,將門檻改為全國民調前六名,或是在最近5個民調當中在愛荷華州與新罕布夏州前五名的候選人----所以這次在費奧麗娜和保羅被「放逐」到「墊場辯論」(undercard debate) 之後,黃金時段只剩下7人,他們分別是(依民調排序)川普(Donald Trump)、克魯斯(Ted Cruz)、魯比歐(Marco Rubio)、卡森(Ben Carson)、克利斯蒂(Chris Christie)、「小小布希」(Jeb Bush)和卡西奇(John Kasich)。
保羅在得知消息之後出面表示自己將不會參加這次的辯論會,費奧麗娜則尚未回應。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次的「墊場辯論」台上將有費奧麗娜、前阿肯色州州長哈克比(Mike Huckabee)和前彬州參議員桑托榮(Rick Santorum)。
3. 羅姆尼為克魯斯、歐巴馬辯護,稱「他們生來就是美國公民」
在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從2008年競選一直到任期結束前,「出生地懷疑說」(birtherism)從來沒有消失過。而在這次的總統大選中,這個問題又再度被拿出來討論,只不過對象是共和黨的克魯斯。
被美國媒體形容與克魯斯「交好」的共和黨領先者川普在近期克魯斯民調差距越拉越近的情況下,也終於開始「攻擊」這位好朋友了。他先前公開表示其美國公民身份「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他的出生地是加拿大,並不是美國。川普同時也質疑克魯斯手中握有加拿大護照,「可能沒有資格參選總統」。
克魯斯則回應道自己的父母在其出生時都是美國公民,並已在18個月前完全放棄了他的加拿大國籍。曾代表共和黨於2012年參選總統的羅姆尼(Mitt Romney)也推文說到:

(@克魯斯 是一個「天生的公民」。歐巴馬也是。甚至George Romney也是。這並不是一個你應該在尋找的議題。)
順帶一提,羅姆尼推文中提到的老羅姆尼(George Romney)其實就是他的父親。生於墨西哥的老羅姆尼在1968年總統大選爭取共和黨提名時,黨內黨外都有不少人質疑其參選的「正當性」,最後他在黨內初選輸給了當年最終贏得大選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
4. 歐巴馬任內最後一場國情咨文即將登場
歐巴馬總統八年的任期目前正式進入倒數,而美國時間本週二,他將到美國國會發表其任內最後一次的年度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白宮今年還特別在事前宣告這次的國情咨文會「很不傳統」,除了首度在白宮網站及youtube上直播以外,還將請來微軟(Microsoft)執行長
Satya Nadella、加州San Bernadino槍擊案受害者Daniel Kaufman的男朋友Ryan Reyes、目前住在密西根州的敘利亞難民Refaai Hamo擔任特別來賓。
目前外界普遍認為歐巴馬今年的演說應會著重在槍枝管制的改革上,和一些「未盡事業」如種族問題、藥物濫用,也將回顧他的「政績」及這八年來美國在他的領導之下的改變---一般認為主要還是將說明他心目中美國「理想的未來」,某種程度上也是向下一任總統喊話。
白宮幕僚長Denis McDonough在abc news的節目是就說到,「他(指歐巴馬)不想讓這場國情咨文跟傳統的政策演說一樣,只是略述一些提議。」
Mcdonough接著補充,歐巴馬想要「往後退一步,並看看這個國家的未來,說說他想要看到的那個美國,而且不單單者是這個選舉年的美國,而是20多年後的那個美國。」
在接受CNN訪問時Mcdonough也談到,歐巴馬「對於未來感到相當樂觀」,且週二的這場演說將「與那些我們在外面聽到共和黨員發表、讓人『感到無望』的演說形成強烈的對比。」
而究竟歐巴馬任內的最後一場國情咨文內容到底有多麼「不傳統」,對今年年底的大選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我們還是繼續看下去吧~
Comments